本文作者:小磊

一朵鲜花鲜又鲜简谱- 一朵鲜花鲜又鲜简谱教唱

小磊 2024-08-13 05:24:24 1
一朵鲜花鲜又鲜简谱- 一朵鲜花鲜又鲜简谱教唱摘要: 黄梅戏风吹楊柳条条鲜是什么戏?写旺山打油诗?学习平仄的捷径,怎样快速记住平仄?黄梅戏风吹楊柳条条鲜是什么戏?风吹杨柳条条新是黄梅戏《游春》里的片段,歌词如下:风吹杨柳条条线,雨洒桃...
  1. 黄梅戏风吹楊柳条条鲜是什么戏?
  2. 写旺山打油诗?
  3. 学习平仄的捷径,怎样快速记住平仄?

黄梅戏风吹楊柳条条鲜是什么戏?

风吹杨柳条条新是黄梅戏《游春》里的片段,歌词如下:

风吹杨柳条条线,雨洒桃花朵朵鲜,百鸟出林巢不占,春风明媚送少年。

实可叹我的二爹娘早把命丧,丢下我赵翠花孤孤单单,今乃不觉是三月三清明祭奠,我心想到荒郊去把春玩。

一朵鲜花鲜又鲜简谱- 一朵鲜花鲜又鲜简谱教唱
(图片来源网络,侵删)

花烛良宵月不圆,闺房空余枕寒。

常言道:新婚燕尔图欢乐。谁知我独处绣房不成双。

官人啊:你勤读诗书我高兴,冷落为妻为哪

般......。

一朵鲜花鲜又鲜简谱- 一朵鲜花鲜又鲜简谱教唱
(图片来源网络,侵删)

是黄梅戏小戏《游春》的选段。还有,不是风吹杨柳条条鲜,而是风吹杨柳条条线。这出戏讲的是古代市井男女踏青时一见钟情的故事。

这是一出黄梅小戏,黄梅戏小戏人物少,情节简单,但意义深刻。唱段脍炙人口。除了《游春》,还有《打猪草》等常演不衰的小戏剧目。

写旺山打油诗?

七律·别旺山    作者:远方    

——九月十七,挚友相聚旺山为我送行,旺山(苏州话读yang shan):山间有小瀑布、卧龙石,山下有莫愁湖,休闲农庄等,以农家野味闻名。

一朵鲜花鲜又鲜简谱- 一朵鲜花鲜又鲜简谱教唱
(图片来源网络,侵删)

竹抱青山龙卧泉。逍遥云伴莫愁言。
几朝秋水寻足迹,一夜冬霜染鬓沿。
曲谱重逢梅煮酒,词厥情谊柳织帘。
颦眉浅醉离山月,百味心头不识鲜。

学习平仄的捷径,怎样快速记住平仄?

问题:学习平仄的捷径,怎样快速记住平仄?

……

前言

老街觉得任何学习都讲究目的、方法和效率,首先要明确学习平仄的目的是什么?然后再找方法。

一、什么是平仄?

平,就是平坦不倾斜的意思;《說文》:平, 平舒也。《廣韻》:平,正也。《增韻》平,坦也。 仄,倾斜,就是不平的意思;《說文》:厠本字,通作側。

在唐朝诗话里,仄写作侧,在日本的汉字古籍中,仄,写作他。唐朝诗人王睿 ,他的书《炙毂子诗格》中有记录:

互律体。  诗云:“八月九月芦花飞。”上四字全用侧声。“南溪老翁垂钓归。”上四字全用平声。“秋山人檐翠滴滴”律全用平。“野艇倚槛云依依。”律全用侧。

二、平仄与四声

齐梁时期,沈约谢眺等人研究声韵,以平上去入为四声:

蕭子顯《齊書》雲:“沈約、謝朓、王融,以氣類相推,文用宮商,平上去入為四聲,世呼為永明體。”

古韵中平就是平,其他上去入为仄。

今天的普通话中,阴平(一声)、阳平(二声)为平;上声(三声)、去声(四声)为仄。入声消失了,被派入了其他三声。例如石、白今天读作二声。

因为古韵与新韵的不同,特别是很多入声字平仄产生了变化,所以记住并不容易。

三、记住平仄个人的体会

1.多创作格律诗和词

用得多了,自然记住的也多。如果不创作,只是背平仄没有意义。

2.多阅读格律诗词

多读也是记住一个字平仄四声的方法,例如岳飞满江红和苏轼赤壁怀古都是押入声韵。顺便就把这几个常用的入声字记住了。

3.掌握一些分辨入声字的方法

有一些入声字是有规律的,可以区分大部分的入声字。关于入声分辨方法可以看看这两篇文章《老街味道-学格律诗怎么辨认入声字》、《这些常用字,在古代竟然都是仄声,原来他们都是入声字》。

结语

开始学习作诗时,可以先从新韵开始,一声二声为平,三声四声为仄,用新韵创作格律诗容易快速掌握格律诗的对仗粘连规则。

懂了格律以后,再看古人的格律诗,发现按照普通话来读出律的字,就是今古韵不同的字。查一查这些字的韵部,看的多了,常用今古平仄不同的字就容易记住。

同时要改为用古韵作诗词。读写结合是记住这些字的方法。

即使如此,像老街做了多年诗词也依然要经常查一下韵书,保证不犯错误。但是我的分辨能力仍旧是一天天进步的。

@老街味道

掌握平仄并不难,理解两句话即明矣!

(一)“平分阴阳,入派三声”

此一句的意思是:(1)阴平(大致相当于普通话的第一声)与阳平(大致相当于普通语的第二声),都属于平声。(2)入声字分别派入平、上、去三个声调之中,而入声字是属于仄声的。

(二)“平上去入,天子圣哲”

此一句的意思是:(1)古之四声,乃“平、上、去、入”也。(普通话中,是没有入声字的)(2)古之四声的调值,分别与“天子圣哲”四字相同。

当然,这里很有必要补说几个概念:

(1)调值:即声调的实际读法。如普通话中,阴平、阳平、上声、去声的调值分别为55、35、214、51。

(2)仄声:亦言之仄韵。它主要是指上声字、去声字、入声字三类,其次还包括平声字(阴平、阳平)中的少数字。

(3)入声:网络里对于如何确定入声,无人触及,是为憾甚!像“吃、国、法、药”四字,它们都是入声字,属于仄韵。此四字分明是对应普通话中的一、二、三、四声的呀,却为何均为入声字而属仄韵呢?今诗海一瓢斗胆一试,告诸君同志者:入声字之调值,几乎为“21”也!

言之至此,平仄焉有不明者哉!

中国人学平仄没有问题,入门更是快捷容易。因为我们平时在讲话扯淡的时候都是自动遵守了声韵变化的,所谓平仄不过是在抑扬顿挫说话的基础上进行总结和提炼,得出的一套规律。只要肯用心学,都能很快上手。

特别是新时代的人。为什么?因为古时候文字的发音是汉字注音系统,你要学会新文字至少得认识注音的文字,现在就不一样了,都是拼音注音。基本上所有的人汉语拼音也还是学完整了吧。那我们就从汉语拼音开始学习平仄。

汉语拼音中,音调为四声,一,二,三,四声,举例:“周,轴,肘,骤”。对应的平仄呢,一声为阴平,二声为阳平。三声和四声都是仄声。这种区分很容易吧?大家可以随便说几个字自己确认强化一下。这样,所有的汉字根据这四声调都可以划入平音和仄音。这是普通话。

但是我们为什么要学平仄呢?其实还是为了学习诗作。诗作基本上是文言文,而古时候的平仄划分和普通话是有区别的。这里也简单说下,帮助大家入门。

古时候的四声为“平,上,入,去”。而在平仄规律中,平还是平,上、入、去统统划入仄声。平声呢,还是对应普通话的一二声,“周,轴”的音调,和现在是一样的。“上”就是普通话的第三声,“肘”的音调。“去”就是第四声,“骤”的音调。那么“入”声字去哪儿了呢?

现代汉语普通话中,入声字已经消失了,发音“一,二,三,四”声都有。这个也就是平仄的难点所在了,在鉴赏古诗的时候,如果发现该发仄音的时候却是现代的平音字,就要去查一下这个字古时候的发音,是不是属于入声字。

比如:“南朝四百八十寺,多少楼台烟雨中”。这句诗看上去平仄没问题,可是实际上“八,十”二字都是入声字,根据古法,平仄实际上是“平平去上入入去”,用仄来代替,则是“平平仄仄仄仄仄”。这就是很明显的出律了,至于怎么处理在前面一篇关于这首诗的问答里面讲得很清楚,不再复述了,大家可以关注去看看。

通过普通话音调的划分平仄,飞快就可以入门。当你遇到古诗中平仄异常的情况的时候,去查一下入声字表,基本上也可以解决。要是真想努力,背下入声字表。不过在如今这种随时可查网络的环境下,意义并不是很大。

入门就这么简单,至于格律诗的平仄关系和推导,就需要进一步学习。

入门后的修行就看各人的用心和造化了。

一家之言,欢迎指正评论。

喜欢请点赞并关注,谢谢。

现在人写诗,分为古体诗,近代体诗。诗用《平水韵》,填词用《词林正韵》。,当然也有用《中华新韵》的。

随着时代的进步和发展,《平水韵》已经跟不时代的步伐了,有好多字,近代己经不用,或者已变作其他韵部了,所以才有了《中华新韵》,虽然《中华新韵》还不够完善,但有好多人已经在用了。同时为了鼓励大家多写诗填词,延续中华文化的这一独特脉络。中国教育部,已经把《中华通韵》编入了小学课本。是让大家写诗变得更容易,更方便入手,鼓励大家多用邻韵,更好的传承,发扬民族文化。

说到更好的记平仄,依现在字的音律,读音,基本上是一二声为平,三四声为仄。个别字可平可仄,比如“重”等等。

但目前,诗坛主流,写诗还是以《平水韵》为重,但不排除用邻韵。

粗略见解,仅凭参考。

现代某些人急功近利,把小学一年级初学拼音的一二三四声来分平仄,自然准确度有限,将白,出,国,福,阁等入声字说成平声,那唐诗宋词,岂不是一塌糊涂之篇?其实,古韵平上去入四声并不难学,诸如字典《分韵撮要》,一看便明。

东董冰督,先鲜扇屑,张掌帐着,刚讲降阁……都是平上去入,看几遍就心中有底,还有,花10块钱买本《声律启蒙》,不就更清楚了吗?现代人都是聪明人多,主要愿意学,英俄法德语都不在话下,更何况区区平上去入!

阅读
分享